到大陸旅遊,遊客可依各人喜好,選擇山川勝景之旅、文物古跡之旅、美食之旅、文化名人之旅,位於昆明市東北部的嵩明縣,上述旅遊兼備;尤其是蘭茂故里文化之旅,廣受旅遊團及背包客的喜愛。
在中國明代前期的雲南歷史上,出了一位偉岸的歷史人物,他就是雲南士林人物中的佼佼者-布衣隱士蘭茂。
蘭茂,字廷秀,明洪武30年(1397 年)生於嵩明楊林禦守千戶所;自幼聰慧好學,16歲時,詩史過目輒成誦;一生勤奮,博學多才,是明代和雲南歷代最負盛名的音韻學家、藥物學家、詩人、教育家和理學宗匠。
傳說中的蘭茂,是一位儒雅、仙風道骨的奇人逸士,生性豁達開朗,機智風趣。20歲起,因「恥於利祿,自匾其軒為止庵,遂不出。」他整日讀書寫作,首先寫出了雲南第一部聲律啟蒙讀物「聲律發蒙」,這是一部用韻語寫成供童生學習音韻對仗的專用讀本,早於李漁「笠翁對語」約200年。
正統七年(1442年),蘭茂46歲時又寫出了「應用便俗,而風行全國」的「韻略易通」, 他大膽創新,把原來100 多個舊韻部縮編為20個新韻部,並以一首五言絕句20個字的「早梅詩」,將當時的北方話的聲母標準注出來,成為現在以北京語音為標準的普通話21個聲母的前身。
「聲律發蒙」的價值,在於揭示「中原音韻」之後,漢民族共同語韻母系統的發展規律。正如清代雲南督學孫人龍在「聲律發蒙敘」中所言:「《發蒙》一書,切於幼學,吟誦之下,恍覺景物山川,皆成佳趣,廟堂經濟,如在眼前;學者童而習之,便不至於白首茫然也。」
蘭茂的音韻學成就,所以受到現代音韻學大師錢玄同等人的高度評價,是因為蘭茂的音韻學在漢語語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蘭茂著「韻略易通」和「聲律發蒙」,是與其教學實踐結合在一起的。在正統年間(1436—1449 年間)及其前後,蘭茂在楊林設堂講學;由於他的「韻略易通」言言珠璣,句句琳瑯,「聲律發蒙」詞采駘宕,裁對工穩,村塾啟蒙,幾乎人手一編,「一時學者宗之」,蘭茂聲名大震,成了當時滇中地區受人景仰的民間教育家。
蘭茂也是藥物學家。說起藥物學的典籍,人們都知道有一位李時珍和他的「本草綱目」。其實,成書及刊刻都比「本草綱目」各早142年和147年的「滇南本草」,正是蘭茂所著。而且,「滇南本草」中所著錄的多種雲南特產的中草藥,恰是「本草綱目」及其他著作中所未載。
蘭茂所以研究藥物學和醫學,是從為母親治病起,他立志學醫,嵩明的藥靈山,是他採藥常去的地方。他邊採藥,邊學醫,邊著書,從永樂丁酉年(1417年)至正德丙辰年(1436年)20年的時間裡,他四處覓方採藥,結合積累的治療經驗,終於完成了「滇南本草」(含「醫門攬要」)這部巨著。
「滇南本草」最早的抄本載藥274種,整理本載藥544 種,附方600餘首,是一本藥物與方劑結合,便於使用,有獨創性的藥物學專著。蘭茂為了著書採藥,幾乎踏遍了雲南全境;東至滇黔川邊界,南達中老邊境,西臨中緬邊界,北至金沙江兩岸。巔峰絕壁,深澗險壑,到處都有蘭茂的足跡。他邊行醫,邊採藥,所到之處,受到邊民的愛戴。
「醫門攬要」共二卷,上卷專論脈法,載望、聞、問、切四診,總論及脈訣歌;下卷論方症,主張療疾要從實際出發,診斷要全面慎思。每症先論病理,再予臨床處方。其複方配伍精當,單方簡易實用,無不體現蘭茂淵博的學識和精到的診療經驗。
「滇南本草」及所附「醫門攬要」,是蘭茂對中國古代邊疆民族地區常見病、多發病臨床經驗的總結,對中國民族藥物的發掘與研究有很大貢獻。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