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個月前,「看見台灣」引發全國對環境永續議題關切風潮,但已退燒;高雄氣爆後,再次發現「看不見的台灣」處處危機。近日豪雨下的南台灣,進一步暴露災害防救相關環節的不足。
未來如何打造一個安居樂業的環境?強烈建議即刻召開「防災國是會議」廣納建言,凝聚全體共識,在民氣可用之下,勇敢面對問題,提出「上緊螺絲」的解決之道。
為回應社會各界提升安全水平的呼聲,建議由以下項目為出發點,面對台灣多災的環境。
一、災害防救法令不周全:高雄氣爆事件,凸顯災害防救法令中,有許多「三不管」地帶,需要中央以全災害的角度進行檢視。除了天然災害外,產業災害與複合型災害,加上土地使用及人文習性等因子,都值得政府高層以宏觀且全面的角度,解決各項法令盤根錯節的現象。
二、中央與地方間權責不明及分工不清:基於政府行政一體理念,中央與地方實應就防救災工作,進行開誠布公討論。以救災為例,於災害發生之初,各級地方政府應把守第一線工作,查報災害損失與生命傷亡;中央政府則需扮演補位角色,隨時因應不足,進行資源與支援之快速調度。
三、中央災害業務主管機關分工太細:我國災害防救工作,依據災害屬性不同分屬各中央部會,並由「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」進行業務協調與整合。但因災害種類多,各部會除經常參與颱洪災害及地震演習之單位外,大都不熟悉災害應變之操作。建議考量災害防救工作之重疊性質與即時性,由中央各災害業務主管機關,成立「災害防救工作小組」。此常設小組需能充分掌握單一部會中各項災害防救業務,並於災害發生時可與行政院災防辦無縫接軌,而不是每次都需要磨合。
四、災害防救研究工作再加強:九二一地震後,國科會規畫「防災型國家防災計畫」,奠定台灣防災科學研究以落實應用為依歸的基礎,並逐步提出符合台灣防災特色的成果。但由於快速經濟發展、土地使用與氣候變遷等因素,以往基礎型研究,需要再升級,以符合保障民生福祉與經濟發展的全方位防災科技。
五、民眾防災意識待提升:防災意識是一項社會教育,需要全民投入,在中小學防災課程外,對於成人的社會防災教育則十分缺乏。因此當災害發生後,民眾不知如何應對。災害頻仍的寶島,防災意識應與交通安全一般,使社會大眾時時謹記於心,並知所因應,盡己之力達成限縮災害範圍之效果。
六、民間力量缺乏整合:自九二一地震後,台灣民間自發力量,透過非政府組織與企業,展現出無比的復原力,然而在與政府整合上,常有聯絡不足或無法可據的窘境。特別是網路發達的今日,許多熱心網民想盡一己之力,卻常常被阻絕於體制外。政府的資源有限,善用民力可相輔相成,並促成政府防災作為與資訊更透明化。
七、透過傳媒進行災害風險溝通:台灣媒體發達,善用媒體的普及性,能使民眾感受到政府防災應變措施的效率與成效;而媒體報導內容的正確性,則有賴政府與媒體建立互信與合作。
「安全不能打折扣」,相信已是全國人民的共識,敦請各界一起替台灣災害防救工作的未來把脈,實實在在開出幾帖治標治本的藥方。美麗台灣雖然有災,但把握「減災、防災與避災」原則,相信仍可共同打造一個「有小災無大害」的社會。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