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久以前,當我還是像今天上街頭、占領立法院、北捷事件的大學生一般年紀的時候,龍應台寫了「野火集」,她問:「台灣人,你為什麼不生氣?」今天我在台大教書逾二十年,歷任生輔主任、國際長,現任森林系主任等行政工作,接觸處理過各學院不同背景的學生事務,不禁要問:「年輕人,你為什麼這麼容易生氣?」
我了解是因為對於未來的彷徨與不確定,加劇了年輕人對於掌權執政者的不信任,挑戰威權成了表達不滿的正義行動,而違法破壞的行為就可以被合理化了。曾幾何時,校園裡有這麼多的憤青!
兩周前,陳文茜和羅大佑的「青年論壇—流浪的主人翁」節目裡,有一位今年剛考上大學的年輕人,怯生生的說,其實是想念森林系的,因為他喜歡接觸大自然,只是礙於父親的期望而放棄。羅大佑鼓勵他用自己賺來的錢請父母吃飯來明志,陳文茜也補充說,森林裡有許多正能量,最健康,還可以輔導北捷殺人事件者。
二○○九年遠足文化發行的一本書「失去山林的孩子:拯救大自然缺失症兒童」,提到現在的年輕人活在虛幻的世界裡,離泥巴地與滿眼盈綠、鳥叫蟲鳴相伴的大自然越來越遠,焦慮與惶惶不安,憤怒情緒自然一觸即發。
在德國及日本推行已久的「森林療癒」即是因應社會越來越大的壓力,由醫生開立處方籤給病人到森林裡參加療程,有預防亦有治療之功效。森林界近期也在積極推廣此領域,我們與醫學、公衛跨領域合作,從科學研究來確認不同林相及植物所釋放的舒緩神經,及加強免疫力(殺手細胞)的化學物組成。所以森林裡有正能量其實不是隨便說說的!
很多人喜歡問我擔任生輔主任的時候,那個學院的學生最難搞?我不喜歡一概而論或太過簡化複雜的人性,但是我告訴你,犯錯後質疑「調查不符合程序正義」,用「精神解離」為藉口脫罪,或為追求立委助理而設計電腦程式打爆立委電話者,以及台大校慶抬棺衝撞體育館,在社科大樓落成典禮拉白布條抗議,或是到傅鐘前高喊學生組工會與老師抗衡的,大部分都不是與自然學系相關的學生。
師法自然,當看到天地之間的浩瀚與自身的渺小,我們看到了不足與包容,絕不是自滿與自我。
生態學裡有「中度干擾假說」,就是說最高的生物多樣性存在於中度頻繁與中等強度的干擾,如果完全沒有干擾,生態系就安靜不活潑,而太過頻繁與破壞性的干擾,則有可能大舉摧毀生態系的動態平衡與自然回復力。
台灣社會現在所面臨的紛擾與敵對、不信任,是否超過了中度干擾呢?然而台灣何其有幸,百分之六十的母親大地是被森林溫柔的覆蓋著,我誠摯地邀請每一位親愛的年輕人,走進山林裡尋找台灣未來的答案!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