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料提供/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
策展人溫蒂.葛爾絲(WendyGers)以跨領域概念,提出對當代陶藝發展的嶄新觀點。這概念包含兩個層面:多元性的製陶方式與關注當代社會變遷的主題,前者從傳統非洲低溫燒製陶容器到經典工作室陶瓷、雕塑裝置、影片、平面攝影、3D列印、音樂及表演與藝術家介入展館空間等,所以參展者類型也趨於多元,其中涵括藝術家、雕塑家、工作室陶藝家、設計師及建築師等;後者則體現對全球在地化認同到生態的關注、回收升級再造陶藝、3D列印陶藝及網路陶藝與數位材質等展示主題的呈現,本展正是藉由結合相關藝術領域、延展創作觀念,進而探索當代陶藝正在發生的趨向。
容器形式的新省思
五十嵐瞳《摺紙陶瓷》
巧妙地將摺紙的概念運用到陶瓷上,以特殊的紙張,做為塑形的媒介,摺出想要的形體後再行注漿,製作出各式各樣規則幾何造形的瓷器,作品的輕透感有別於一般人對於瓷器的想像,為陶瓷器皿創造出不同的可能性。
方柏欽《狹、限系列作品》
以日常生活中的實用性物件為載體,傳達對當下實用物件在現今社會環境中的狀態與感受,思考物件功能性在應用與被應用上的概念與可能性,思考當代藝術與工藝之間的關係。
建築的延伸與3D列印陶藝
竅門設計工作室(王俊隆、何忠堂)《砌磚計畫》─長花瓶、短花瓶
臺灣設計師王俊隆與何忠堂嘗試將平凡的紅磚素材重新定義,利用石雕的工藝技巧,將紅磚削磨成器形,拋光成獨特的質感,企圖將紅磚元素發展成有識別度且具發展性的新臺灣意象,讓生活中的實用器皿,具有獨特設計感又不失濃濃的臺灣味。
布萊恩.彼得斯《建構位元》
美國建築師布萊恩.彼得斯(BrianPeters)從另一種角度重新思考古老的陶磚建材,他以陶瓷3D列印機印出造形新穎、充滿現代感的X型、蜂巢型等陶磚,有如樂高玩具,造形簡單的單元件,堆疊起來卻充滿了無限創造的可能性!
童趣與陶藝的另類結合
瑪琳.朗德馬克《幻想好像是真的:二部曲》
家裡不要的瓷盤、廢棄沒用的杯子,經作者神奇般的巧手,搖身一變成了妝點、美化居家的燈飾與時鐘。長了腳的盤子時鐘、和吊掛在天花板與牆面上的咖啡杯燈飾,每一樣東西好像都被施了魔法似的,讓您以為自己掉入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奇幻世界。
卓銘順《尋寶遊戲》
以小時候玩的「尋找物品」以及「大富翁」遊戲為靈感,融入遊戲中經典的「房子」造形,製作出16棟的連環陶屋,不僅是具有實用功能的「存錢筒」,而且是一套能提供玩家手腦並用的尋寶遊戲組,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與線索,參與者必須如偵探般的縝密思考,追尋相關線索,最後方能找到神祕的寶藏。
● 展覽時間:即日起至10/12
● 展出地點: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(鶯歌區文化路200號)
● 電話:02-8677-2727#509
● 官網:public.ceramics.ntpc.gov.tw/biennale/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