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前我們介紹過一款號稱是「接近理論的完美」的鏡頭Zeiss Otus 1.4/55,它的畫質的確是超越了目前各家的水準,但其高貴的價格實在讓一般人難以鼓起勇氣一試。要享受超高的畫質只有忍痛大割錢包一途嗎?終結這個殘酷現實的不是Canon也不是Nikon,而是在2012年大幅翻身讓人刮目相看的Sigma。在今年一月拉斯維加斯的CES大展上Sigma宣布推出了專為超高畫素相機設計的50mm鏡頭,主打超高畫質,最大光圈為f/1.4,從規格上的種種推斷,根本就是衝著Zeiss的Otus 1.4/55而來的。4月的時候公佈價格更是讓人驚訝,因為這款Art 50mm f/1.4的售價是將近Otus的五分之一,標榜著高畫質卻有低售價,其C/P值看來相當令人期待,但表現是否真是如此呢?我們來看看以下的報導。
從外觀來看,這顆鏡頭真是個大傢伙!最大直徑85.4mm,全長99.9mm的體積小輸Zeiss Otus一點點,但裝上遮光罩之後來到了151mm左右。重量呢?815公克,看來畫質與體積是無法兩全的。
我們拿幾顆鏡頭來跟Art 50mm f/1.4比比大小。由左至右分別是Nikon 50mm f/1.8D、Canon EF 35mm f/1.4L、Sigma Art 50mm f/1.4、Canon EF 24-70mm F4L。高度來說最高的是Art 50mm f/1.4,而「胖度」則是24-70mm f/4L。
裝上遮光罩後Art 50mm f/1.4還是最高的。這樣看才覺得35mm f/1.4L的遮光罩好大阿...
Sigma近年將鏡頭分成三個部分,Art、Contemporary、Sport。其中的Art系列代表屬於最高品質的鏡頭,使用最好的材料來成就一款高品質鏡頭。不論是讓各位版眾所津津樂道的Art 35mm f/1.4,或者是超大恆定光圈鏡頭Art 18-35mm f/1.8 DC,畫質都是讓人有目共睹的。本次的Art 50mm f/1.4也是屬Art系列。
因為鏡頭內部含有浮動鏡片系統的原因,所以最近對焦距離達到40公分,放大倍率為1:5.6(0.18x)
浮動鏡片的結構圖。後面的鏡片組都會在對焦時移動。不同的對焦距離,內部鏡片也會隨著移動。
在鏡頭的結構上,Art 50mm f/1.4採用了8群13枚鏡片,光圈葉片在第5群至第6群中間(第8~9片之間),上圖使用藍色標示的是非球面鏡片,而粉紅色則是SLD(Special Low Dispersion)鏡片。非球面的功用在消除球面像差,而SLD鏡片則負責消除色散所導致的紫邊。
內部的光圈葉片為9片。
另外,Sigma並沒有對它們的鏡頭抗耀光與鬼影鍍膜取個特別的名稱。像是Nikon的Nano Crystal Coat或者是Fujfilm的Super EBC鍍膜等等。事實上,Art 50mm f/1.4的鍍膜連個平凡無奇的名字都沒有。但鏡片內部有塗上多層鍍膜,面對強光時能夠減少耀光與鬼影的出現。
鏡頭側面僅有一個自動/手動對焦切換鈕。旁邊則印上了日本製造的字樣。事實上,每一顆Sigma鏡頭都是日本製造的,這也是Sigma對於品質的堅持。
鏡頭後方的編號不是印刷上去,而是刻上去的,質感相當好。上頭的014代表這是2014年生產的鏡頭。
而在鏡頭上所使用的結構,多半是聚碳酸脂與金屬兩種材料。Sigma ART系列鏡頭採用了與鋁有相同的熱收縮率,而且硬度相當優秀的新複合材料TSC (Thermally Stable Composite)。
TSC是與鋁金屬有相同的熱收縮率的一種聚碳酸脂材料,因為不易變形,所以適合用來製造高精度的鏡頭。一般來說,TSC會比含有20%的玻璃的聚碳酸脂高出70%的彈性模量(Elastic Modulus)。而比含30%玻璃的聚碳酸脂高出25%的高彈性模量。而彈性模量越高,代表該物體硬度越強。
鏡頭的遮光罩為LCFIII 77mm。塑膠製。另外,上頭有刻字的部分是橡膠做的,加上前端的刻紋能夠增加摩擦力,所以可以毫不費力的裝上或拿下遮光罩。這是非常貼心的小設計喔!
遮光罩內部使用同心圓內凹紋路,能夠消除多餘的光線反射,光線到達這裡會被打散,使之不容易反射到鏡頭內部,或者直接被反射出來。另外有些遮光罩內部會裝有絨毛,也是為了不讓光線跑到鏡頭裡去而做的。
鏡頭尾端的接環使用的材質很少會有廠商提及,Sigma指出這款鏡頭的接環是使用黃銅打造。黃銅其實就是銅加鋅,它的特色是非常耐磨,用來做常接換的鏡頭接環非常適合。
接上Canon 5D3會有一點點頭重腳輕。畢竟5D3的重量是860公克,而的重量有815公克。但整體來說還算勻稱。上次的Zeiss Otus整顆都是金屬做的,970公克就讓人非常有頭重腳輕的感覺。
Sigma Art 50mm f/1.4在台優先推出Canon的EF接環,這其實很容易理解,因為目前DSLR市佔率最高的還是Canon。但Nikon用戶也不要灰心啦,再過一陣子就會有了。之前的Zeiss Otus 1.4/55是比較反骨一點,先出Nikon接環,但他們也很明顯的就是要告訴大家:「我這顆鏡頭就是要給3600萬畫素的D800E用的!我是全世界畫質最好的鏡頭!」
所以Sigma在這裡依然是市場需求導向。2200萬畫素能夠發揮Sigma Art 50mm f/1.4的完全表現嗎?或許這個問題我們未來可以借D800E來試試看。呃,我是說,有空的話啦...
■■■■■
銳利度■■■■■
銳利度先跟各位說一下,這顆Art 50mm f/1.4所存在的目標是為了給超高畫素的機種所使用,所以打從開始Sigma就把它定位在最高品質的等級。所以它的目標是Otus 1.4/55這種比鏡皇還鏡皇的鏡頭。銳利度如果各位沒有先偷看過其他網站的評測,小編可以在這裡讓各位看看這顆鏡頭的能耐。
上左圖與右圖都是Art 50mm f/1.4的MTF曲線圖。不過原廠還將之分為物理光學(左)與幾何光學(右)的兩種MTF(看起來根本沒差)。幾何光學的圖就是不考慮光的波動性來做測試。不過這部分實在是太專業了,我們有請版上的大師們解答吧。我喜歡實務上的畫質呈現,以下來為各位檢驗。
下面這張圖片是我站在天橋上拍台北101,各位有注意到上次在Zeiss Otus 1.4/55也是同樣的位置嗎?沒錯!我就是故意站在同一個位置所拍的!各位可以打開兩個網頁同時相比較看看。不過我沒有直接拿來PK的原因是Otus先支援Nikon F接環,而Sigma Art 50mm f/1.4目前僅支援Canon EF接環。所以大家在比較時也別忘了相機本來就不同、畫素也不一樣喔!
以下我只看最大光圈f/1.4與一般所稱的最佳畫質f/8在中央的銳利度差異。
[f/1.4] [f/8]
除了f/1.4稍微比較亮一點之外,我看不出來f/1.4與f/8有什麼太大的差別。
小編現在已經能夠非常鎮定,因為上次我已經被Zeiss Otus的畫質嚇過了。光圈全開的畫質居然可以跟f/8一樣,實在是令人直呼誇張。
鏡頭要談到畫質只看中央還不夠,要就要光圈全開來看鏡頭四周的銳利度。接下來才是重點,我們要看邊角光圈全開的畫質。
[f/1.4] [f/8]
這裡就能夠f/1.4與f/8的差異了,的確是f/8比f/1.4銳利很多,海報上的字都能夠清晰的被辨認,反倒是f/1.4的表現雖然也真的很不錯,但還是差了一截。這個模糊看起來是球面像差所引起的,但我覺得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(各位可以看看Zeiss Otus那篇另外一顆鏡頭的表現)。
這裡在提供兩組大光圈的照片,上圖是原圖,下圖則是在對焦點作原圖裁切,大小為720 x 480。
[檢視原始圖片]
[檢視原始圖片]
f/1.4的畫質就已經非常銳利,把光圈縮一點點,f/2.2呢?只是增加一點點景深而已。這張照片超難拍的,因為f1.4的景深實在太淺,以致於我只要有任何一點點的晃動焦點都會跑走。在光圈全開的情況下,我距離蜥蜴大約50公分左右,景深只有0.477公分,我不得不縮一點點光圈。另外,如果遇到這種情況,我會建議使用Live View的對比式對焦,成功率會高許多。
畫質的部分,各位看到這裡應該就能明白,Sigma在這顆鏡頭標榜超高畫質真的沒在鬼扯的。如果你想要的就是銳利度,看到這裡就可以下手了。不過我們接下來還有其他面向的介紹啦!大家意思意思捧個場看一下~
■■■■■散景的二線性與口徑蝕■■■■■
大光圈的好處除了進光量大以外,散景也是不少人所追求的目標。這裡我們就各級光圈來看看焦外的散景。我距離對焦位置大約50公分,背景的投射光至少有10公尺以上。各位請注意背景的光點,不過散景這種東西沒有好壞,只問你喜歡或不喜歡,各位可以檢視以下圖片。
[打包下載所有圖片]
版上常常有人提到大光圈鏡頭時就會提到「二線性散景」,這是什麼呢?散景的「二線性」是用來形容散景的特性,當散景有明顯的二線性時,光點的外圍會比中心點來的亮,也就是說能夠明顯的看出外圈與內圈的差異,就像一顆一顆的甜甜圈似的,畫面會有點雜亂,甚至會搶走主體的光彩。一般來說,多數人喜愛的散景所呈現的光點會是亮度勻稱的,能夠襯托主體而且也不會顯得雜亂。
在光圈全開時,畫面的四周最容易出現口徑蝕。什麼是口徑蝕呢?各位可以看光圈全開f/1.4的照片,畫面中靠近角落的光點呈現貓眼狀,就是所謂的口徑蝕。而它的成因呢?很簡單,你把鏡頭從上面拿歪來看就能夠理解了,如下圖:
先看上圖左,各位想像一下自己是一大片光線,當你要從這個方向進入鏡頭時,你最終會是什麼形狀的呢?我想絕對不是圓形的吧~從這個方向進入鏡頭的是呈現貓眼形。但如果是像上圖右,把鏡頭縮了光圈,那麼成像的光線就不會呈現貓眼形,而是會受到光圈葉片的限制成為9角形了(9片光圈葉片)。而各位也可以從這貓眼形與9角形的光圈大小來推論,成像的散景也會有不同的大小,大家打滑鼠往上滾滾就能完全明白。
從上面來看,光圈越大口徑蝕就會越明顯,光圈越小則越不容易看出來。原因是光圈的口徑越大時,從鏡頭四面八方來的光線全都穿過光圈,所以就連那些從側面來、變成貓眼形的光線也毫無保留的進入了,所以也就成像在畫面的四周;但當光圈一縮小的時候,原本從鏡頭側面進來的光線被光圈葉片的外圍擋住了,只有從鏡頭中間的光線能夠通過,自然不容易看不到貓眼形的散景。所以大家可以看看前面f/1.4與f/1.8的光點散景,一個是貓眼形,一個是圓形,這就是光圈大小所造成的差異。
如果你是正面來的光線,最後成像當然就會呈現圓形,如下圖:
所以口徑蝕的成因與光線進入的方向有關。如果光線是由鏡頭側面進入,那麼鏡頭四周的散景就會呈現貓眼形,越靠近四周則越明顯;相對的,如果越正對鏡頭,光點的散景就越會呈現圓形。然而,目前的大光圈鏡頭絕大多數都會有口徑蝕,僅有非常非常少數的鏡頭特別會去消除口徑蝕。
至於散景的奶油與否...我或許可以分辨一個奶油是動物還是植物性奶油,但鏡頭的散景奶不奶我是真的不懂得怎麼分辨咧...各位請見文章後面的實拍圖片自行分辨吧!
■■■■■對焦速度■■■■■
Art 50mm f/1.4裡頭採用環形超音波對焦馬達。環形超音波的特色是速度快、扭力大,而且音量非常小。更有甚者,Art 50mm f/1.4支援全時手動對焦,你可以隨時轉動對焦環來決定對焦位置。
各位想必很在乎50mm f/1.4的對焦速度吧?點開影片來檢視看看:
[embedded content]
對焦速度很快對吧?我想沒有人會說這樣的表現算慢的,但是不是最快?我跟我見過對焦速度最快的鏡頭還差一點點。不過如果Art 50mm f/1.4絕對是大步踏在屬於「快」那條線裡面的(是在玩什麼遊戲嗎?)。我完全能夠接受這樣的速度,各位覺得如何呢?
影片中我距離那些欄杆與玻璃大約是60公分左右的距離,遠方可以是為無限遠,我想這樣的距離差異足夠讓各位檢驗鏡頭的對焦速度。還有影片中對焦有點遲疑是相機的關係,那是因為我對焦在對比度不強的地方所導致,不是因為鏡頭所造成的延遲喔!
■■■■■紫邊■■■■■
紫邊是彩色的色差所產生的結果,要談紫邊我們就要回到色差來看,而色差又要分成縱向與軸/橫向色差。縱向色差是斜的光線進入,造成不同波長的光聚在感光元件的不同的位置上,這種色差不能由縮光圈來消除。另外一種軸向色差則是由正面的光線進入,但不同波長的光線則是分別聚集在感光元件的前方、中間與後面(就是有一部分光線沒在感光元件上),但軸向色差能夠透過光圈來改善。這裡請各位容許我用Zeiss Otus1.4/55文章裡的圖:
不過Otus 1.4/55有APO(Apochromat)的複消色差設計,採用非常高貴的鏡片加上複合透鏡的技術,所以那顆鏡頭的貴是貴在APO上頭。Sigma Art 50mm f/1.4要消除色差只用了一片消除色差的SLD鏡片來解決,成果如何我們來看看:
[打包下載所有圖片]
唔...看來這顆鏡頭並不是無敵的,光圈全開f/1.4就會有紫邊,而且在這個情況下很明顯呢。
不過各位不要太失望,因為在這個情況下根本就是用找碴的心態來拍紫邊,各位可以看看文末的實拍圖片,紫邊幾乎是根本看不出來。而且若各位很在意的話,可以把光圈縮一級到f/2,紫邊會立即消失。
■■■■■耀光與鬼影■■■■■
光線在通過鏡片的時候,不論是單一鏡片,或者是多層鏡片,甚至是到達感光元件後再折回鏡片的光線,多多少少都會發生反射的現象,這些反射後的光線在畫面中會形成耀光與鬼影(或稱光斑)。Sigma Art 50mm f/1.4內部有塗上消這些反射的鍍膜,能夠減少耀光與鬼影出現的機會。
[檢視原始圖片]
最近天氣多變化,太陽露臉的機會不多,僅僅只有拍到這張有光斑的照片。耀光其實看不太出來,但光斑是有的,除了中間偏右那個最明顯的之外,「極光大樓」字樣的左邊也有非常少數的光斑。
不過這張照片是我在原地不斷的試才拍到的,絕大多數的相片都沒有光斑產生,我想鏡頭內部的鍍膜有發揮它的功用。但這張照片是否就能用來代表Art 50mm f/1.4的真正抗耀光與鬼影的表現,小編持保留態度。必定太陽的前面還被一層雲覆蓋。這個部分還請各位已經入手鏡頭的網友們補充實拍照與心得囉!
■■■■■邊角失光■■■■■
邊角失光我們常聽到人家說鏡頭四周暗暗的就稱為暗角,如果要說得專業點,我們稱為邊角失光(Vigenetting),邊角失光分為三種:
1. 自然亮度衰減(Natural Light Fall-Off)
2. 光學邊緣失光(Optical Vigenetting)
3. 機械邊緣失光(Mechanical Vignetting)
自然亮度衰減是影像入射角與照度呈現Cos(^4)Ө有關,但這是一種自然現象,與鏡頭的設計無關。
第二種光學邊緣失光我們剛才剛好有提到,光線斜射進入鏡頭之後,進光亮因為會受部分鏡頭內的結構阻擋,不僅僅會造成剛剛說得口徑蝕,當然會有部分的亮度也受到減損了(貓眼形的光亮面積一定比圓形來的小嘛),這就是光學邊緣失光。不過與口徑蝕一樣,光學邊緣失光能夠透過縮光圈來改善。
第三種機械邊緣失光最簡單,舉凡遮光罩沒裝好、遮光罩太長、濾鏡太厚等等都可以歸類在這裡,畫面的四周會有非常明顯的黑邊。
能夠透過縮光圈來改善邊角失光,看來這很明顯的是光學邊緣失光所導致。光圈全開時四周會有邊緣失光出現,但沒有非常明顯。
■■■■■彗星像差■■■■■
彗星像差是光線在中心軸外面的光線射入鏡片後,無法在同一個點上匯聚的現象。越偏離鏡頭中心軸的光線偏離的會越嚴重。在畫面中原本是圓形的光點會散開成彗星的形狀。這個特點在大光圈鏡頭中會特別明顯,也是檢視大光圈鏡頭的一個重要指標。不過通常我們不會特別檢驗這個項目,只有在高貴的鏡頭中才會測試。不過既然Art 50mm f/1.4都說自己是畫質非常優異的鏡頭,就不免俗的要來看一下。還有,Art 50mm f/1.4並沒有特別說明對彗星像差有做修正,如果Art 50mm f/1.4依然能夠在這方面表現優異,那麼就真的是一顆非常棒的鏡頭。
彗星像差只看四周的光點,而且只用光圈全開來拍攝。拍夜景的時候彗星像差是個隱憂,如果光點變成彗星狀那其實很不好看。雖然可以透過縮光圈來改善,但若是不想使用長時間曝光,但也不想拉高ISO來拍夜景的情況,就必須要使用到大光圈鏡頭。
[檢視原始圖片]
有沒有彗星像差的出現?有的。明不明顯?我倒覺得還好,看起來是有特別修正。普通的大光圈鏡頭在全開光圈的時候,四周的光點會散得很猖狂,但Art 50mm f/1.4的表現出乎我意料。
拍夜景來測彗星像差很常見,拍星空就很少見了吧!
[檢視原始圖片]
拍攝星空的時候,如果你想要拍攝星點(而非星軌),則曝光時間不能太長,基本上1分鐘的曝光在邊長1024像素的縮圖上就能看得出來。在這次拍攝中我原本使用20秒的曝光時間,沒想到畫面一放大,就發現星星拖出了軌跡。所以上圖使用ISO1600 f/1.4 10曝光時間所拍攝。已經很不容易注意到有星軌出現。
彗星像差嚴不嚴重呢?在這裡看是不嚴重。右上角是整個畫面中彗星像差最明顯的地方,各位可以點開原始圖片來看看。
■■■■■畫面變形■■■■■
50mm的定焦鏡其實很難有變形的,若是有的話通常也非常不明顯。下圖中我自己用電腦軟體加了白線進去,白線是絕對的垂直與水平,各位可以拿來做個基準判斷。
[檢視原始圖片]
或許是小編選的地方不好,而且也沒有對的非常正,畫面有點歪掉,不過看起來周邊的線沒有明顯的彎曲。小編個人覺得畫面沒有明顯的變形。
然而事實上,Sigma官方的變形圖是這樣的:
這...是你們用Photoshop自己畫的嗎?離鏡頭中央20mm的變形程度大概不到0.3%。我想這樣的表現算是非常厲害了,我想各位一點都不需要擔心這顆鏡頭會有變形的問題。
■■■■■
副廠鏡頭的大翻身■■■■■
以往我們對於副廠鏡頭的刻板印象是價格便宜,但畫質有所折衷。對於消費者來說好像是「買不起原廠鏡頭而不得不得已的第二選擇」,但近年來各家副廠鏡頭逐漸崛起,推出品質優良的鏡頭給消費者。特別是Sigma,2012年山木和人社長上任後大幅革新,Sigma旗下的鏡頭要求的高品質都令人刮目相看,水準一點也不會輸給Canon或Nikon等相機廠商所製造的鏡頭。Sigma透過鏡頭展現了優異的製鏡水準。也讓消費者放心的購買副廠的鏡頭。
■■■■■性能/價格比的最高典範■■■■■
Sigma Art 50mm f/1.4的表現,特別在是全開光圈的時候,畫面中央的表現與f/8幾乎無異,而畫面邊緣的表現也一點都不會輸給原廠鏡頭,就算是光圈全開的表現也有相當不錯的表現。在銳利度的表現上可以說是非常厲害。其他鏡頭質素的指標,如紫邊、對焦速度、耀光與鬼影、彗星像差、畫面變形等等則是一點都不輸給高價鏡頭。
在如此高水準的品質之下,台灣的官方定價居然不到三萬!近年Canon與Nikon高價鏡頭不斷推出,一顆高水準的鏡頭定價賣到台幣8萬塊並不是沒有。但Sigma以這樣低廉的價格進場,除了大幅度地吸引到消費者之外,相信也對C、N兩家原廠造成相當大的壓力。從過去的Art 18-35mm f/1.8,到Art 35mm f/1.4都是上乘之作,價格也是相當佛心。然而Canon或Nikon做不出這樣品質的鏡頭嗎?我想他們一定做得出來,只不過以目前他們的價格來說,這兩間市占率最大的廠商還無法在這種品質下開出這樣的價格。這款Art 50mm f/1.4以原廠的50mm f/1.4接近的價位銷售,但表現卻遠超過應有的價格,具有強大的競爭力。
■■■■■與畫質最好的鏡頭比起來呢?■■■■■
如果你問我從Zeiss Otus 1.4/55與Sigma Art 50mm f/1.4這兩者之中來選會選誰?
從畫質面來看:Otus 1.4/55。它的確是當今畫質最佳的指標鏡頭。
從功能面來看:Sigma Art 50mm f/1.4。它有自動對焦!Otus只有手動,我沒那麼有耐心。
從實用面來看:Sigma Art 50mm f/1.4。因為它比較輕,我會比較有想帶出門的意願。
從爽度面來看:Otus 1.4/55。我承認拿蔡司出去跟朋友吹噓會比較有效果。
最重要的從價格面來看:Sigma Art 50mm f/1.4!毫無疑問!
Zeiss Otus 1.4/55從畫質上來說真的可以說是無鏡可敵,它一口氣使用了6片消色散鏡片,同時還有APO設計,所以它的畫質與價格都其來有自。我上次下的標題已經到了狂妄的地步-
「接近理論的完美」。如果完美的鏡頭是100分,我會給它97分,其中1分先扣掉我的主觀意識,另1分則是手動對焦,最後1分則是它太重了。
Sigma Art 50mm f/1.4也能有相類似的高分,我想如果兩顆鏡頭使用相同的相機來測,或許我就能夠有一個精確的分數在我腦中,我是非常喜歡Sigma這顆鏡頭的。如果分數將價格算進去的話,Otus則會被我拋在腦後,小編財力有限,我真的負擔不起一顆要價十二萬的鏡頭。但三萬塊錢有找的鏡頭,嗯,還頂得住。如果它的畫質跟12萬的那顆差不了多少,有什麼將它拒於千里之外的原因呢?而且Art 50mm f/1.4還能夠自動對焦!超強畫質VS超強畫質-1的自動對焦,你會選那個?如果你是商業攝影需求且預算無上限,Otus絕對是全片幅系統中的最佳配備;但如果你是預算有限,而且是婚禮、婚紗等要求對焦快速的攝影師,那麼我認為你可以犧牲那一丁點差距的畫質,來換取自動對焦(而且是夠快的自動對焦)會是比較理想的做法。
最後,如果你在物色50mm的大光圈鏡頭,以前我會推薦你使用原廠,Canon就選Canon,Nikon就選Nikon。但在Art 50mm f/1.4出來之後,我不只推薦你要將它列入考慮,而且建議把這顆鏡頭列為首選。不論是低於這顆鏡頭的價格、相同價格,甚至是遠遠超過這個金額的50mm鏡頭,表現都是不如、或者是非常接近Sigma Art 50mm f/1.4的表現。如果你還在考慮,建議你去有展示的店家玩一玩,就不難理解小編對這顆鏡頭的看法了。
近年來Sigma的表現令我讚嘆,無論是DP系列的相機,或者是新款的鏡頭都有非常好的表現,希望他們繼續堅持,用優異的品質與優惠的價格好好的立足市場。降低目前Canon與Nikon鏡頭獨大市場的局面,對於消費者說絕對是項利多。小編看好Sigma的前景,也很期待他們未來會推出什麼樣特別的產品或價格,就讓我們期待吧!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