癌症標靶新藥 大幅提高存活率
2014/06/01 17:15中央社
(中央社芝加哥2014年6月31日綜合外電報導)今天發表的研究顯示,多種標靶新藥可大幅提高末期癌症患者的存活率,包括慢性淋巴性白血病、肺癌、卵巢癌、甲狀腺癌等,為患者帶來希望。
其中一種標靶藥物是口服藥Ibrutinib,由Pharmacyclics Inc與嬌生集團(Johnson & Johnson)以商標名Imbruvica販售,2月間已獲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(FDA)核可。
研究發現,Ibrutinib對抗慢性淋巴性白血病「高度有效」,部分對於化療沒有反應的患者,接受Ibrutinib治療也可增加存活率。
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標準療法多是結合化療與Arzerra等抗體藥物,Ibrutinib則是透過阻斷癌細胞擴散,促使它們自我毀滅來發揮藥效。
今天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(ASCO)芝加哥會議上發表的研究顯示,研究人員隨機測試391名平均年齡67歲、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復發的患者,首度發現口服藥物明顯比傳統化療效果要好。
受試者先前接受兩種以上療法,但癌症持續惡化。
主要研究人員、俄亥俄州州立大學整合性癌症中心醫學教授勃德(Dr. John Byrd)說,在臨床試驗的第3階段,這種新藥讓葛蘭素史克藥廠(GlaxoSmithKlinePlc,)製造的ofatumumab(Arzerra)「輸到脫褲」。
研究顯示,平均追蹤9.4個月之後,Ibrutinib比ofatumumab多降低了57%的死亡風險。研究人員說,預期測試會看到整體平均存活7年的結果。
勃德說,追蹤期間,服用Ibrutinib的病患8成6對藥物有反應,且副作用極小,使用傳統療法的病患反應率則在3成5到4成之間。
Ibrutinib的副作用包括腹瀉、小出血與心律不整等。
另一種攻擊腫瘤的標靶療法,則在縮小甲狀腺腫瘤方面帶來希望。
日本衛采製藥公司(Eisa Pharmaceuticals)的Lenvatinib讓2/3病患的腫瘤縮小,使用Lenvatinib的患者腫瘤停止擴大期間平均維持18個月,使用安慰劑者則只有3.6個月。
禮來公司(Eli Lilly)的ramucirumab則可阻斷非小細胞肺癌腫瘤細胞內的血管新生。
針對1253名第4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研究顯示,ramucirumab可讓患者在診斷出癌症後存活10.5個月,服用安慰劑者則存活約9.1個月。
另有兩種尚未獲核可的實驗性藥物,在研究中加倍了卵巢癌患者的健康時間。
研究顯示,英國阿斯特捷利康公司(AstraZeneca)生產的olaparib與cediranib製劑,可讓卵巢癌患者在癌症沒有惡化的情況下,平均存活17.7個月,而只服用olaparib者存活9個月。(譯者:中央社鄭詩韻)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